【---- 行在鸿山 ----】
【---- 游在鸿山 ----】
【---- 住在鸿山 ----】
【---- 食在鸿山 ----】
【---- 娱在鸿山 ----】
【---- 购在鸿山 ----】
泰伯景区
仰止阁
月牙池
四棱碑
石牌楼
首页 > 休闲娱乐 > 食在鸿山 > 鸿山清明团子

小朋友,你知道清明节吗?清明节大家都要去游鸿山、踏青、赶集、可好玩啦!还有,清明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清明团子,各个团子圆溜溜、香喷喷、又软又糯,可好吃啦!那你们知道清明节为什么要游鸿山吗?为什么家家户户要做团子吃呢?、

我们鸿山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但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鸿山地区还是个荆蛮之地,这里由于地处长江三角洲下游,因此常年积水泛滥,到处一片汪洋,老是发大水。我们的老祖宗,那些断发文身的蛮民们过的日子是苦不堪言,他们都住在一些高地土墩上,靠捕鱼捉鳖度日,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时,西周王的长子泰伯看到这种情景,三次将本应属于他的王位谦让给他的三弟,自己率领十几个人不远千里来到我们这个尚处在蛮荒状态的地方,他结合江南水乡的特点,带领当地居民开凿人工运河————伯渎河,终于治理了水患,并将黄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带到了江南,教当地人民农耕蚕桑的技艺,将从黄河流域带来的米、麦、豆、芹菜等许多种子无偿送给当地的老百姓播种下地,逐年推广。从此,当地苦难的百姓渐渐获得温饱,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后来,泰伯在农历三月初三病故,死后葬于附近的鸿山南麓。人们敬仰他,感激他,怀念他。乡亲们为了不忘先圣恩德,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泰伯忌日(后改为清明日)用自家种的糯米碾压做成白团子,再加上用青麦叶打的汁,又做成青团子,统称清明团子,表示清清白白的意思,拿清明团子到泰伯墓前供奉,来祭奠这位吴文化的鼻祖。那团子有的做的碧绿,有的做的雪白,晶莹易透,大约是寓有“一生清白”的意思吧。清明团子有肉馅、菜馅、豆沙馅三种,“馅”本地方言读“瓤”,“三馅”就是“三让”皇位的意思。

这一习俗,世代流传下来,逐渐发展到乡亲们在清明节也用清明团子做为斋祭祖先的必备贡品。青团子清香可口,别有风味,至今已成了清明日无锡鸿声一带特别是鸿山乡间待亲待客的节日特色点心了。